的行为动怒,就像人跟一块大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。”
对不值得的人生气,不过是为别人的错误买单。
看过这样一则故事。
有个小和尚,闷闷不乐地坐在院子中。
师傅问其为何,小和尚回答:“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小胖老说我长得丑,还老是针对我,偷吃我的饭菜,抢我的东西。我很生气。”
师父笑了笑说道:“记住一个人的坏,那是在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,那样只能让你每天都生活在不快乐之中。”
面对曾伤害过我们的人,我们当然有权利选择不原谅,但一味地生气,却不能改变既定的事实。
然而现实当中,我们却很容易陷入像小和尚这样的情绪陷阱中:
为一份超时送达的外卖,丢掉了吃饭的心情;因拥堵路上后车的鸣笛,错失了一路的美景;在景区门口被别人插队,忘却了旅途的风光……
不论我们是否生气,日子总要照常过。
愁眉苦脸是一天,嘻嘻哈哈也是一天。
我们无法左右他人的行为,但可以随时切换自己的心态。
?
前些天早晨,我和一名同事一起打了辆出租车上班。
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,眼看绿灯时间所剩无几,司机正要加速通过。
不料左侧车突然违规变道,强行插到我们前边。
结果双方都没能通过,还差点造成追尾。
这本是前车司机的错,可对方竟摇下车窗对着我们破口大骂。
然而,出租车司机不仅没有回怼他,反而朝对方笑了笑。
我和同事瞬间被折服,惊叹司机师傅的冷静。
司机师傅笑着说:“以前我刚上路那会,碰上这种情况都会和对方撕扯,但后来发现这样不仅浪费时间,还耽误自己接客赚钱,慢慢地就看开了。”
的确,生活中很多人就像那位车主一样,哪怕自己错了,也习惯性把错归咎于别人。
但正如有句老话所讲:“常与同好争高下,不与傻子论长短。”
成年人的世界里,每个人的时间都无比珍贵。
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争辩和愤怒上,倒不如一笑泯恩仇。
心大了,事儿也就变小了。
?
心理学上,有个著名的“费斯汀格法则”。
指的是生活中的10%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,而另外的90%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。
人生在世,最大的悲哀,莫过于用90%的时间,为不到10%不值得的人生气。
真正的智者,早已经把余生调成“屏蔽模式”,把不值的人、烦心的事一并请出生命。
余生很短,少为不值得的人生气,才能把更多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和事。
往后余生,愿你少被烂人纠缠,不为烂事苦恼。
做自己情绪的主人,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。
返回帖子首页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