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这一辈子,总在向外看和向内看之间徘徊。向外看,是为了了解世界;向内看,是为了认清自己。而连接这两者的,不是别的,正是我们自己的心。
我们常说,需要一扇窗来看世界。透过这扇窗,我们看到日出日落,看到四季更迭,看到人间百态。这扇窗,让我们知晓自身的渺小,也让我们对未知充满向往。它代表着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接纳,是眼界,是格局。一个人若没有这扇窗,就容易变得狭隘、固执,如同井底之蛙,以为自己看到的一小块天空,便是全部的世界。
然而,比窗子更重要的,是一面照见自己的镜子。这面镜子,照的不是衣着打扮,而是内心的褶皱与尘埃。它让我们看见自己的优点,更让我们直面自己的缺点、偏见和欲望。在这面镜子前,我们无处遁形。一个人若没有这面镜子,就容易盲目自大,或陷入自我怀疑,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。
但渐渐地,我们会发现,窗子和镜子本身,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。重要的是,我们是否拥有一颗既能如窗、又能如镜的心。
心若是窗,便会豁然开朗。它不设藩篱,不存偏见,能容纳不同的声音,能欣赏多样的风景。这样的心,对外界永远保持着好奇与善意,所以看到的世界,也总是明亮而温暖的。
心若是镜,便会清澈通透。它不藏污垢
(第1/1页/511字/15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