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节#1.百药浴。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:“五月五日,谓之浴兰节。”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·五月》有:“蓄兰为沐浴。”《九歌·云中君》有:“浴兰汤会沭芳。”此中之“兰”并非兰花,而是带香气的佩兰或香草。这种习俗传承至今,多采用菖蒲、艾蒿等草药搭配,经过沸水熬煮成药水洗澡,俗称“百药浴”。
2.插艾悬蒲。古时民间驱邪祛毒有“三宝”:菖蒲、艾草和蒜,故此又称“端午三友”。每逢端午,人们都会在自家墙上挂一些艾草、菖蒲和蒜,以避邪气、预防瘟疾。
3.饮蒲酒、雄黄酒、朱砂酒,以酒喷洒。明代冯应京《月令广义》:“五日用朱砂酒,辟邪解毒,用酒染额胸手足心,无会虺(一种毒蛇)蛇之患。又以洒墙壁门窗,以避毒虫。”
4.采茶、制凉茶。在北方一些地区,喜于端午采嫩树叶、野菜叶蒸晾,制成茶叶。广东潮州一带,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,熬凉茶喝,对健康有益。【<br/>
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