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
带肉馅的食品,比如包子、饺子、馄饨 、馅饼,里面的肉馅可能来自不新鲜的肉类,且加工环境堪忧,容易滋生细菌,存在卫生隐患。
2、
盐卤酱熟食,看似美味,实际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防腐剂和色素。这些高盐、高脂肪,长期食用会给肾脏带来负担,很容易引发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等。
3、
超市冰柜的冻货,如冻肉、冻鱼、冻虾等,新鲜度无法保证不说,反复解冻过程中容易滋生细菌,还是买新鲜的更放心。
4、
特价处理的鱼虾,购买时看清楚,尤其是眼白浑浊、腮部发暗的,往往不新鲜,可能含有有害物质,不要贪便宜。
5、
夜市流动摊的盒切水果,可能是腐烂水果制作,很容易变味,同时切割工具可能不卫生,导致交叉污染。
6、
超市临期打折食品,大多是一些不动销产品,不仅营养价值降低,还有可能因保存不当而变质。
7、
颜色鲜艳发亮的水果,可能添加了催熟剂或色素,如打蜡或染色,长期食用对健康有害。
8、
反季节蔬菜水果,可能使用激素或农药催熟,营养价值较低。并且容易残留有害物质。
9、
街边无牌无证的凉拌菜,加工环境可想而知,食品卫生无保障,有可能引发腹泻、食物中毒等。
10、
现挤的生鲜奶,不要以为很新鲜,其实未经过灭菌处理,可能含有大量致病细菌,饮用后容易引发肠胃疾病。
11、
街边油煎烧烤摊食物,可能使用过于便宜的食用油,且高温油炸或烧烤会产生致癌物质,如苯并芘。
12、
仿荤素菜,如素鸡、素牛肉等,为模拟荤菜口感,会添加过量油脂、盐和胡椒粉等佐料,直接导致热量蹭蹭往上升,甚至比吃肉热量还高。
13、
粗粮饼干,是“粗粮”很放心?其实可能添加大量植物油、糖和大量的反式脂肪酸,其热量高且营养价值低,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。
14、
加工调味坚果,盐、糖和其他调味剂用量可能超标,且可能掩盖霉变,还是吃原味无加工的更健康。
15、
网红果蔬干,因添加过高糖分或盐分导致热量和钠含量较高,经常食用会让你悄悄变胖,建议选择新鲜果蔬会更好。
16、
奶茶和饮料,含糖量高,且可能使用劣质奶精和人工香料。导致脸上长痘痘,加速皮肤老化。
17、
火腿肠等加工肉制品,添加剂、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,同时卫生问题严重,还是买新鲜的肉更有营养。
18、
各种火锅丸子,主要成分为淀粉、添加剂和香精,非真正肉类,毫无营养价值。
19、
小作坊生产的三无辣条,缺乏生产许可证和检测,脂肪和热量高,钠含量超标,长期食用增加患病风险。
20、
罐头食品,营养流失严重,且可能添加过量糖分和防腐剂。
21、
没有检验检疫的散装肉类,可能携带病菌或寄生虫,食用后易引发疾病。
22、
用硫磺熏过的食品,如银耳、干辣椒等,硫磺残留可能危害健康,选购时观察自然颜色,避免刺鼻气味,优先选择正规渠道购买。
23、
切好配好的免洗蔬菜包,可能不新鲜,且切割过程中易受到污染。
24、
腌制、熏烤食品,含大量盐分,产生亚硝酸盐和苯并芘等致癌物,易破坏胃黏膜屏障,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胃部疾病风险。
25、
廉价的蜂蜜,可能掺杂糖浆或其它物质,营养价值低,容易引发过敏反应。
(第1/1页/1405字/12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