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尚未登录/注册

【火】大陆争霸,江湖角逐~
i5互动团>i5互动
五谷的由来,营养价值是哪些?

[内容]:全文(共2页)

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,"五谷"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,最早可追溯至《周礼》记载的"五谷六畜"之说。关于五谷的具体所指,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存在差异,但现代普遍认同的五谷是指:稻谷、小麦、玉米、大豆和薯类。这五类作物不仅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来源,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养生智慧。

#五谷指哪五谷#
稻谷作为南方主食的代表,其精加工后的大米含有75%左右的碳水化合物,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。值得注意的是,糙米保留了胚芽和米糠层,其维生素B1含量是精白米的4倍,膳食纤维含量更是高达6倍。稻谷蛋白中富含谷氨酸和天冬氨酸,这两种氨基酸对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作用。传统中医认为粳米性平味甘,具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的功效,特别适合病后体虚者调养。

小麦在北方饮食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,面粉制成的各类面食构成了北方人的主食结构。全麦粉含有12%的蛋白质,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。小麦胚芽中维生素E含量尤为突出,每100克可达30毫克,是著名的抗氧化剂。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,小麦中的阿魏酸等酚类物质具有抗炎、抗肿瘤的潜在功效。从中医角度看,小麦性凉味甘,能养心安神,对于更年期综合征、失眠多梦等症状有辅助调理作用。

玉米作为"黄金作物",其营养特点鲜明。黄玉米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,这两种类胡萝卜素是视网膜黄斑区的重要组成物质,能有效过滤有害蓝光。玉米胚芽中含有的亚油酸占总脂肪的50%以上,有助于调节胆固醇代谢。值得关注的是,玉米中尼克酸(维生素B3)以结合型存在,需经过碱处理才能被人体吸收,这解释了为什么传统食用方法如玉米粥要添加少量食用碱。中医典籍记载玉米有调中开胃、利水通淋之效,特别适合夏季消暑食用。

大豆在五谷中蛋白质含量最高,达到35%-40%,且氨基酸组成接近动物蛋白,被营养学界公认为优质植物蛋白。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,能双向调节人体激素水平,多项研究表明其可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。大豆中的卵磷脂含量约1.5%-3%,是细胞膜的重要构成物质,对改善记忆力和延缓衰老具有积极作用。传统中医理论强调大豆能健脾宽中、润燥消水,但提醒消化不良者应适量食用。

薯类以马铃薯、甘薯为代表,其营养优势在于富含维生素C(每100克含27毫克)和钾(每100克含342毫克),这在谷类作物中相当罕见。紫薯含有的花青素具有强抗氧化能力,其ORAC值(氧自由基吸收能力)是蓝莓的1.5倍。薯类食物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高达75%,这种不被小肠吸收的淀粉能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。中医认为甘薯能补虚乏、益气力、健脾胃,但提醒湿热积滞者不宜多食。

五谷的科学搭配能产生理想的营养互补效应。例如,大米与豆类搭配食用,可使蛋白质利用率提高30%-40%,这源于豆类富含赖氨酸而谷物富含蛋氨酸的互补特性。现代营养学建议,成年人每日应摄入250-400克谷物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应占50-150克。值得关注的是,五谷的外皮、胚芽等部分往往含有更丰富的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因此提倡适当食用全谷物食品。

从传统养生角度看,五谷的性味归经各具特色:稻米入脾、胃经,小麦入心、脾、肾经,玉米入胃、膀胱经,大豆入脾、大肠经,薯类入脾、肾经。这种归经理论指导着中医食疗的配伍原则。明代《本草纲目》就详细记载了五谷的药用价值,如小麦浮麦(未成熟麦粒)可止汗,玉米须能利胆退黄等。

现代研究还发现,五谷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能。如大豆中的蛋白酶抑制剂可能具有抗肿瘤活性,小麦麸皮中的烷基间苯二酚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生长,米糠中的γ-谷维素可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。这些发现为"药食同源"
下页.余下全文
(第1/2页/2002字/18阅)
前往
[楼主]:......   卿酒       .
2025-07-25 23:12:00
[评价]: 赞(1) 踩(0)  赏(0)
[鲜花]:玫瑰(711700) 查看收花记录
[送花]:222朵 666朵 999朵 自定义
回帖列表:
1楼.毒舌出鞘,笑得你怀疑明天🌞
.......   卿酒       . 2025-07-25 23:12:05 回复
全部回帖(1)
返回帖子列表

i5互动团>i5互动

. 回顶部
i5家园网-社区-商城-登录
2025-08-11 00:28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