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民的未来在哪里?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可笑。现在哪还有什么"农民"?
翻开土地承包协议看看,那些在田间地头忙活的人,不过是一群被捆在土地上的个体户罢了。他们手里攥着祖传的几亩薄田,却连个正经的经营执照都拿不到。
包产到户那会儿,农民这个身份就已经被拆解了。现在的农村,满眼都是编制内的人,真正的种地人反倒成了稀罕物。
你去村里转转,村委会门口停着的永远是崭新的公务车,田埂上晃悠的永远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。年轻人?早跑光了。
说农民没出路,他们比谁都清楚。种地不赚钱,从古至今就没变过。过去还能养两头猪贴补家用,现在连猪圈都成了环保部门的重点盯防对象。
马云说得对,要是种地能发财,哪还轮得到他们来种?土地早就被各路资本瓜分干净了。
现在的农村就是个大型试验场。城里的老板们把这里当成创业项目的练手区,工厂把这里当作滞销产品的倾销地。
更可笑的是那些戴着眼镜的"专家",拿着厚厚的项目书在田间地头指手画脚,分完经费拍拍屁股就走人。留下的只有一堆永远兑现不了的承诺。
土地承包协议越签越厚,附加条款越来越多。当初说好的三十年不变,现在隔三差五就要加个补充协议。
农民们捧着这些法律文书,像捧着烫手的山芋,扔不得又吃不下。他们心里明镜似的,这地种不种都得赔钱,可除了继续耗着,还能怎么办?
有人总爱说农村缺这个缺那个。要我说,农村最不缺的就是管事的。一个千把人的村子,能塞下十几个吃财政饭的。
他们整天忙着开会、填表、迎检,哪有功夫管你地里长不长庄稼?倒是那些真干农活的,连个像样的农资补贴都领不到。
现在的农业早该企业化运作了。看看北大荒,看看新疆建设兵团,那才是现代农业该有的样子。
可现实呢?小农户们还在用祖传的锄头跟跨国公司打价格战。农药化肥年年涨价,粮价却像焊死了一样纹丝不动。这种仗怎么打?明摆着是让人自生自灭。
年轻人跑得快是聪明。留在村里的,要么是实在走不动的老人,要么是没本事进城的"穷二代"。他们守着祖传的宅基地,像守着最后的堡垒。
可这堡垒早被蛀空了——自来水时有时无,网络信号飘忽不定,连村口的小学都因为招不到学生关了门。
有人说要发展特色农业,搞乡村旅游。笑话!你让一群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的老农去搞民宿?还是指望他们能玩转电商直播?那些漂亮的扶贫项目,最后都成了关系户的提款机。真正的农民连边都摸不着。
农村的未来当然有,但绝不是农民的。等最后这批老家伙干不动了,土地自然会流转到资本手里。
到时候什么智慧农业、数字农场,还不是城里人说了算?现在的农民就像最后的守墓人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坟墓被改造成游乐园。
要我说,农民最好的出路就是别当农民。趁早把地租出去,能打工的打工,做点小买卖的做买卖。死守着那几亩地,等来的只会是更多的条条框框。
看看那些早进城的同乡,哪一个不比留在村里的过得好?至少在城里送外卖,累了还能坐在商场里吹空调。
在村里种地?中暑了都找不到个阴凉地儿歇脚。时代变了,该醒醒了
(第1/1页/1274字/33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