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
家庭社会工作被认为是属于社会工作的一个具体工作领域,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家庭领域的具体运用。学者们对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有不同的论述和不同侧重点的解释。通常认为,家庭社会工作是以家庭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,即动员社会及家庭资源,促进家庭正常运转及发展的社会福利服务。
2.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
(1)发现和得到信息的途径往往先从个人开始
家庭成员因经济上的贫困、生活突然发生变故以及人际关系骤然紧张等带来的心理压力,常常表现为无助、沮丧与丧失生活的勇气。家庭社会工作者要从个人困难、个人问题入手,引领其家庭与个人共同面对困扰,增强个人的应对能力。
(2)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理解个人的问题
家庭因其结构、功能、规则及信念的不同,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特质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。个人的喜怒哀乐可能是家庭系统作用的结果和家庭情绪的表现,因此,若单纯强调个人而不注重家庭系统的调整和改变,家庭社会工作常常会徒劳无效。当然,个人情绪及行为的调整也会使家庭功能更健全,家庭秩序更和谐、稳定。
(3)以家庭为本(或以家庭为中心)的理念
将家庭中成员的问题看做是整个家庭的问题,调整家庭的互动关系,引领家庭从积极角度善意地、正面地解释问题,合作地解决问题。充实家庭资源,检查家外系统中的社会政策如教育、医疗、房屋等方面,检查服务项目与实践方面是否协调,是否存在矛盾,其服务于家庭的效果如何,由此促进家庭因外围环境的变化而获得整体的功能改变。
(4)社会工作者与家庭平等、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
社会工作者不是拯救家庭出苦海的救世主,而是协助家庭成员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,促进家庭成长、成熟的启发者、协调者和推动者。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将使家庭获得来自家庭和家庭以外的各种资源,获得可以战胜危机、化解困扰的支持性力量。社会工作者相对于家庭而言,与其说是帮助者,不如说是陪伴者。因为只有在社会工作者尊重家庭、信任家庭的基础上,家庭才会产生出巨大的内动力,去自行调整和改变。
(第1/1页/872字/22阅)